欢迎来到成都狼界传媒广告传播有限公司!

成都地铁广告精准锁定年轻群体!站点灯箱 + 车厢海报,早晚高峰曝光量破百万​

发布人:成都狼界传媒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发布时间:2025-08-31 16:43:59浏览:113 次

成都全媒体广告投放电话:15599150313

在成都,地铁不仅是日均承载超 400 万人次出行的 “交通主动脉”,更是年轻群体(18-35 岁)日常通勤、社交、消费的核心场景。数据显示,成都地铁乘客中年轻群体占比超 65%,他们追求潮流、注重体验、消费意愿强,是快消、美妆、数码、潮牌等行业的核心目标客群。而 “站点灯箱 + 车厢海报” 的地铁广告组合,凭借早晚高峰破百万的曝光量、与年轻群体生活场景的深度绑定,成为品牌精准触达这一高价值人群的 “黄金渠道”。
一、场景覆盖:站点灯箱 + 车厢海报,锁定年轻群体 “地铁出行全链路”
成都地铁广告的核心优势,在于 “站点灯箱” 与 “车厢海报” 形成的 “进站 - 候车 - 乘车 - 出站” 全链路覆盖,让年轻群体在地铁场景中 “无处可逃” 地接收品牌信息,实现高频次、近距离的深度曝光。
1. 站点灯箱:候车场景的 “视觉焦点”,第一眼抓住年轻注意力
成都地铁站点灯箱布局在站厅、站台的核心位置,包括 12 封、24 封、48 封等多种规格,覆盖年轻群体候车的关键场景 —— 站厅入口处、站台屏蔽门旁、换乘通道内,单站点日均曝光量可达 5-10 万人次,早晚高峰(7:30-9:00、17:30-19:30)曝光量更是平峰期的 3 倍。
  • 站厅入口灯箱:年轻群体进站的 “第一眼触点”,适合品牌形象宣传与新品发布。某潮牌在春熙路地铁站厅入口投放 48 封灯箱广告,以 “街头潮流风” 为设计主题,搭配 “新品首发,地铁专属折扣” 的文案,30 天内品牌年轻客群到店率提升 35%;
  • 站台屏蔽门灯箱:年轻群体候车时视线集中区域,平均等待时间 5-8 分钟,适合传递核心卖点。某数码品牌在天府广场地铁站台屏蔽门投放灯箱广告,展示新款耳机 “轻量化设计 + 高清音质”,30 天内品牌年轻人群搜索量提升 42%;
  • 换乘通道灯箱:覆盖跨线路换乘的年轻群体,适合强化品牌记忆。某奶茶品牌在火车南站换乘通道投放灯箱广告,标注 “出站 50 米即达门店,扫码领买一送一券”,30 天内门店年轻客群核销率提升 40%。
2. 车厢海报:乘车场景的 “沉浸式渗透”,近距离深化品牌认知
成都地铁车厢海报覆盖座椅靠背、车门贴、车顶贴、扶手吊牌等载体,年轻群体乘车时(平均时长 15-25 分钟)视线范围内高频出现广告,封闭空间内无干扰,能深度传递品牌信息。
  • 座椅靠背海报:年轻群体落座后视线正前方,适合 “细节化种草”。某美妆品牌在车厢座椅靠背投放海报,展示 “口红试色 + 成分解析”,附上 “扫码申领小样” 入口,30 天内小样申领量超 20 万人次,其中 90% 为年轻女性;
  • 车门贴海报:年轻群体上下车必经区域,适合 “潮流化内容”。某运动品牌在车厢车门贴投放 “街头运动场景” 海报,搭配 “地铁打卡,晒照赢鞋” 的互动活动,30 天内社交媒体相关话题阅读量超 500 万;
  • 扶手吊牌海报:年轻群体站立时手部抓握、视线可及,适合 “短平快信息”。某手游品牌在扶手吊牌投放 “新赛季开启” 海报,标注 “扫码下载领地铁专属皮肤”,30 天内年轻用户新增下载量超 100 万次。
数据显示,“站点灯箱 + 车厢海报” 组合投放的品牌,年轻群体触达率达 82%,比单一投放形式提升 35%,早晚高峰单线路曝光量轻松破百万,实现 “曝光 - 认知 - 记忆” 的高效递进。
二、精准锁定:3 大维度匹配年轻群体需求,让广告 “直击心坎”
成都地铁广告能精准锁定年轻群体,核心在于从 “线路选择、内容设计、互动玩法” 三个维度,深度匹配年轻群体的出行习惯、兴趣偏好与消费需求,避免 “广撒网” 式的无效曝光。
1. 线路选择:瞄准 “年轻群体聚集区”,精准覆盖目标人群
成都不同地铁线路覆盖的年轻群体特性差异显著,品牌可根据目标客群选择适配线路,实现 “人群精准打击”:
  • 高校线路(如 2 号线、4 号线):途经川大、电子科大、西南交大等高校,覆盖 18-22 岁学生群体,适合平价美妆、潮流服饰、手游、零食等品牌;
  • 商圈线路(如 1 号线、3 号线):途经春熙路、太古里、环球中心等商圈,覆盖 22-30 岁年轻白领与潮人,适合轻奢、数码、网红餐饮、奶茶等品牌;
  • 产业园区线路(如 5 号线、18 号线):途经高新区、天府新区、金融城等产业园区,覆盖 25-35 岁年轻职场人,适合咖啡、高端数码、健身、职场教育等品牌。
某高校周边奶茶品牌,选择 2 号线、4 号线投放 “站点灯箱 + 车厢海报” 组合广告,30 天内高校学生客群占比从 40% 提升至 75%,销量增长 52%,精准击中目标人群。
2. 内容设计:贴合年轻群体 “审美与语言”,引发情感共鸣
年轻群体反感 “生硬说教” 的广告,更青睐 “潮流化、个性化、有态度” 的内容,成都地铁广告可通过以下方式贴合需求:
  • 视觉风格:采用国潮风、ins 风、极简风等年轻群体偏好的设计,避免传统刻板风格。某国货美妆品牌在地铁广告中采用 “国潮水墨风”,展示产品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,30 天内年轻客群好感度提升 38%;
  • 语言体系:融入网络热词、年轻黑话(如 “yyds”“绝绝子”“沉浸式体验”),拉近与年轻群体距离。某零食品牌在车厢海报中用 “追剧必备,好吃到停不下来”“宅家躺平,零食管够” 的文案,30 天内年轻群体购买率提升 30%;
  • 场景共鸣:结合年轻群体日常场景(如熬夜加班、周末探店、校园生活、健身打卡),让广告 “有代入感”。某咖啡品牌在地铁广告中展示 “年轻白领熬夜加班喝咖啡” 的场景,标注 “提神续命,打工人必备”,30 天内年轻职场人购买率提升 45%。
3. 互动玩法:设计 “年轻化互动”,提升参与度与传播力
年轻群体喜欢 “主动参与、乐于分享”,成都地铁广告可加入互动玩法,让广告从 “被动接收” 变为 “主动传播”:
  • 扫码互动:设置 “扫码抽奖、扫码领券、扫码参与测试” 等入口,吸引年轻群体参与。某手游品牌在地铁广告中设置 “扫码测游戏人设” 入口,30 天内互动量超 30 万人次,其中 80% 分享至社交平台;
  • 社交联动:发起 “地铁打卡”“晒广告赢奖品” 等活动,鼓励年轻群体分享。某潮牌在地铁广告中发起 “晒灯箱合照,@品牌官微赢新品” 活动,30 天内社交媒体相关 UGC 内容超 10 万条;
  • 线下联动:结合地铁周边年轻消费场景(如商圈、高校、网红打卡地),设计 “地铁广告 + 线下体验” 链路。某健身品牌在地铁广告中标注 “凭广告截图,到店享 1 元体验课”,30 天内年轻群体到店体验率提升 35%。
三、实战案例:某成都本土网红奶茶品牌的 “地铁破圈”
某成都本土网红奶茶品牌推出 “低糖鲜果茶” 系列,目标 30 天内触达成都 50 万年轻群体,提升产品在年轻客群中的渗透率。通过 “站点灯箱 + 车厢海报” 组合投放,最终实现触达人群 68 万,年轻客群销量占比从 35% 提升至 65%,成功破圈。
1. 投放策略:精准匹配年轻群体场景
  • 线路选择:筛选 1 号线(商圈线)、2 号线(高校线)、3 号线(年轻社区线)3 条核心线路,覆盖年轻白领、学生、潮人三大群体;
  • 站点灯箱:在春熙路、天府广场、犀浦(高校周边)、市二医院(网红打卡地周边)4 个高流量站点,投放 48 封灯箱广告,展示 “鲜果茶制作过程 + 年轻群体打卡场景”;
  • 车厢海报:在 3 条线路车厢内投放座椅靠背海报,标注 “扫码领 5 元优惠券,地铁周边门店可用”,附上门店位置导航。
2. 内容与互动:贴合年轻群体偏好
  • 内容设计:采用 ins 风视觉,文案用 “低糖无负担,拍照超上镜”“成都潮人都在喝的鲜果茶”,贴合年轻群体 “爱美、爱分享” 的需求;
  • 互动玩法:发起 “# 成都地铁奶茶打卡 #” 话题,鼓励年轻群体晒车厢海报 / 灯箱合照,@品牌官微可参与抽奖(奖品为年度奶茶卡);
  • 时段优化:早晚高峰(7:30-9:00、17:30-19:30)加大站点灯箱亮灯频次,午间(12:00-14:00)在车厢海报中新增 “午休喝一杯,下午更精神” 的文案。
3. 效果数据:年轻群体转化超预期
  • 30 天内,3 条线路 “站点灯箱 + 车厢海报” 总曝光量达 1800 万次,其中年轻群体触达率 85%;
  • 扫码领券人数超 30 万人次,优惠券核销率 42%,90% 的核销用户为 18-35 岁年轻群体;
  • 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超 800 万,UGC 内容超 20 万条,品牌年轻客群好感度提升 50%,新品销量占比从 15% 提升至 40%。
四、投放小贴士:让成都地铁广告 “更懂年轻群体”
1. 避开 “低效时段”,聚焦年轻群体 “活跃高峰”
除早晚高峰外,周末(10:00-20:00)是年轻群体乘坐地铁前往商圈、网红打卡地的活跃时段,可加大投放力度;避开工作日平峰期(10:00-17:00),此时年轻群体多在工作 / 学习,地铁人流量低,投放性价比低。
2. 结合 “年轻节点”,借势提升曝光效果
围绕年轻群体关注的节点(如开学季、毕业季、双 11、圣诞节、跨年)调整广告内容,借势营销。例如开学季针对高校线路投放 “新生专属优惠”,双 11 针对商圈线路投放 “购物季饮品搭配”,能大幅提升年轻群体关注度。
3. 数据追踪,优化年轻群体触达效率
通过地铁广告投放平台,监测 “年轻群体曝光量、扫码率、互动率” 等数据,分析不同线路、不同点位的年轻群体匹配度,及时调整投放策略。例如发现某线路年轻群体扫码率低,可优化广告内容或更换点位,提升触达效率。
五、总结:成都地铁广告,品牌 “对话年轻群体” 的核心阵地
对于想要深耕成都年轻消费市场的品牌而言,“站点灯箱 + 车厢海报” 的地铁广告组合,是 “精准触达 + 高效转化” 的不二之选 —— 它覆盖年轻群体地铁出行全链路,早晚高峰曝光量破百万,能通过 “线路精准选、内容年轻化、互动有新意” 的策略,让品牌与年轻群体深度沟通,最终实现 “品牌认知度提升 + 年轻客群增长” 的双重目标。
随着成都地铁网络的持续扩展(如 19 号线、27 号线等新线路开通),以及地铁广告数字化升级(如电子屏精准定向年轻群体、AR 互动广告),未来成都地铁广告将更精准地 “读懂” 年轻群体,成为品牌抢占年轻市场的 “核心武器”。